为什么说糟糕的卫生状况会导致疾病快速传播?内容如下:
1. **病媒生物**:如蚊子、苍蝇等昆虫在不卫生的环境中繁殖,它们可以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1^]。
2. **人口密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如果卫生条件差,病毒和细菌更容易在人群中传播[^5^]。
3. **缺乏清洁水源**:不洁的饮用水和食物可以导致胃肠道疾病,如霍乱和甲型肝炎[^2^]。
4. **个人卫生**: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不经常洗手,可以增加呼吸道和肠道疾病的传播风险[^4^]。
因此,改善卫生状况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措施之一。这包括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改善排泄物处理,增强个人卫生习惯,以及控制病媒生物的数量。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显著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影响[^3^]。
Generating answers for you...
{"web_search_results":[{"title":"病媒传播的疾病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snippets":["病媒传播的疾病 世卫组织网站主页 / 媒体中心 / 实况报道 / Detail / 病媒传播的疾病 病媒传播的疾病 2020年3月2日 English العربية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重要事实 病媒传播的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每年导致70多万人死亡。 这些疾病可能由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引起。 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一种寄生虫感染,在全球估计造成2.19亿例病例,每年导致40多万人死亡。 大多数死亡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 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最普遍的病毒感染。 129余个国家39亿多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风险,每年估计发生9600万有症状病例和4万例死亡。 通过媒介传播的其他病毒性疾病包括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热、黄热病、西尼罗河热、日本脑炎(均由蚊子传播)、蜱传脑炎(由蜱虫传播)。 很多媒介传播的疾病都可以通过防护措施和社区动员加以预防。 媒介 媒介是指能够在人和人之间或者从动物到人传播传染性病原体的生物体。 许多媒介是吸血昆虫,在从被感染宿主(人或动物)身上吸食血液时摄入产生疾病的微生物,之后在病原体复制后将其传播到新的宿主体内。 通常,媒介一旦变得具有传染性,就能够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叮咬/吸血过程中传播病原体。 媒介传播的疾病 媒介传播的疾病指由媒介传播寄生虫、病毒和细菌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每年,疟疾、登革热、血吸虫病、非洲人类锥虫病、利什曼病、恰加斯病、黄热病、日本脑炎和盘尾丝虫病等疾病导致70多万人死亡。 这些疾病的负担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高,并严重影响最贫穷的人口。 自2014年以来,登革热、疟疾、基孔肯雅热、黄热病和寨卡病毒导致的重大疫情已经影响了许多国家的人口,夺走了生命,并使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其他一些疾病,如基孔肯雅热、利什曼病和淋巴丝虫病等会造成长期痛苦、终生处于病态、残疾且有时会导致污名化。 媒介传播疾病的分布由复杂的人口、环境和社会因素决定。 按媒介分类的媒介传播疾病清单 下表是由媒介传播的疾病的非详尽清单,根据传播媒介进行排序。 这份清单也说明了导致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类型。 媒介 导致的疾病 病原体类型 蚊子 伊蚊 基孔肯雅热 登革热 淋巴丝虫病 裂谷热 黄热病 寨卡 病毒 病毒 寄生虫 病毒 病毒 病毒 按蚊 淋巴丝虫病 疟疾 寄生虫 寄生虫 库蚊 日本脑炎 淋巴丝虫病 西尼罗热 病毒 寄生虫 病毒 水生螺 血吸虫病(裂体吸虫病) 寄生虫 黑蝇 盘尾丝虫病(河盲症) 寄生虫 跳蚤 鼠疫(从老鼠传染给人类) 立克次体病 细菌 体表寄生虫 虱子 伤寒 虱传回归热 细菌 细菌 沙蝇 利什曼病 沙蝇热(白蛉热) 细菌 病毒 蜱 克里米亚-刚果血热 莱姆病 回归热(疏螺旋体病) 立克次体病(斑疹热和Q热) 蜱传脑炎 土拉菌病 病毒 细菌 细菌 细菌 病毒 细菌 锥蝽臭虫 恰加斯病(南美锥虫病) 寄生虫 采采蝇 昏睡病(非洲锥虫病) 寄生虫 世卫组织的应对 2017年世界卫生大会批准了《2017-2030年全球媒介控制对策》。 这是预防疾病和应对疫情的基本方法,为各国和发展伙伴加强媒介控制提供了战略指导。 为实现病媒控制目标,需重新调整病媒控制规划,提高技术能力,改善基础设施,加强监测和监测系统以及社区动员。 这最终将支持实施病媒的综合控制,实现针对具体疾病的国家和全球目标,并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民健康覆盖。 世卫组织秘书处以《全球媒介控制对策》为基本方针,向各国和发展伙伴提供战略、规范和技术指导,加强媒介控制,预防疾病和应对疫情。 世卫组织通过以下具体方式应对媒介传播疾病: 为控制媒介和保护民众免受感染提供循证指导; 为各国提供技术支持,使他们能够有效管理病例和疫情; 支持各国改进报告制度,并了解疾病的真正负担; 在其部分合作中心的支持下提供有关临床管理、诊断和媒介控制的培训(能力建设); 支持开发和评估用于媒介传播疾病的新工具、技术和方法,包括媒介控制和疾病管理技术。 减少媒介传播疾病负担的一个关键要素是行为改变。 世卫组织与伙伴合作提供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使人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和社区不受蚊子、蜱、臭虫、苍蝇和其他媒介的侵害。 世卫组织病媒传播的疾病实况报道,介绍了主要的病媒类型、病媒传播的11种疾病以及世卫组织的应对措施等重要信息。","重要事实. 病媒传播的疾病占全部传染病的17%以上,每年导致70多万人死亡。. 这些疾病可能由寄生虫、细菌或病毒引起。. 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的一种寄生虫感染,在全球估计造成2.19亿例病例,每年导致40多万人死亡。. 大多数死亡发生在五岁以下的儿童中。. 登革 ..."],"url":"https://www.who.int/zh/news-room/fact-sheets/detail/vector-borne-diseases"},{"title":"为何恶性传染病多发非洲--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网","snippets":["为何恶性传染病多发非洲--中国政协新闻网--人民网 \n为何恶性传染病多发非洲 2014年08月20日03:11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埃博拉”,患病群体绝大多数在非洲;艾滋病,全世界3400万患者,有近70%生活在非洲;疟疾和许多因疟疾致死病例,全球80%在非洲…… 草原雄狮,动物迁徙,东非大裂谷……这些旅游标志,曾让无以计数的游客在非洲流连忘返。 但与此同时,在游客们大饱眼福的时候,又多少会有些担忧。 因为众所周知,在这片土地上,除了自然恩赐的独特景观,还有让人惊悚的恶性传染病横行,比如疟疾、艾滋病以及埃博拉病毒…… 为什么恶性传染病会在非洲高发? 为什么在其他区域已经近乎绝迹的传染病类型如结核病却依然在非洲肆虐? 又为什么在非洲频发的传染病几乎都呈现高死亡率?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 3%和1/4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防治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重要保障。 但令人遗憾的是,非洲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当地人们有的生活环境脏乱差,垃圾随处堆积,蚊虫肆虐,苍蝇乱舞,而这些都是滋生传染病的温床。 ”王健告诉记者。 除了环境糟糕,在非洲,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重要角色的卫生工作者数量也极度缺乏。 据统计,非洲承受着全世界1/4的疾病负担,但拥有的卫生工作者数量却仅占全球卫生工作者总数的3%,“这种极不平衡的状况令人吃惊。 “很显然,这种不平衡会直接导致医卫人员在疾病面前力不从心。 所以,在非洲出现全球80%的疟疾患者和许多因疟疾致死病例就并不奇怪,尽管这一传染病流行于世界各地。 和疟疾一样被称为非洲疾病大杀手的艾滋病,所呈现的状况也格外令人心酸——全世界3400万艾滋病患者中,近70%生活在非洲。 也就是说,每20个非洲人里就有1名艾滋病患者或者病毒携带者。 ”王健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糟糕的卫生状况并非仅限于此,在当地,卫生工作者这一职业在当地也缺乏吸引力。 因为,医护人员的工资很低但却要承受诸多的职业风险,比如被疾病传染等。 许多医生为寻求更好的工作条件、职业安全性和更高的薪酬选择离职去别的国家。 “这些状况再加上薄弱的基础设施和匮乏的医药供应,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卫生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王健强调。 传染病总和贫穷相联 “传染病总是跟贫穷联系在一起,尽管目前非洲大陆整体经济发展向好,但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目前仍有超过45%的非洲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 贫困,还直接导致了非洲比例严重失衡的医疗资源,动荡的社会环境和低下的教育水平。 而低下的教育水平的另一个体现,是不少居民对医疗健康知识的缺乏,不懂得自我防护和保健,在疾病面前,常常无能为力。 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无力将医疗防护配备到位,这样的结果就让恶性传染病陷入了周而复始的怪圈。 ”王健向记者感慨。 而反过来,恶性传染病的不断肆虐又严重制约了非洲经济的发展,并成为非洲和平与稳定的直接威胁。 “所以,要做好非洲恶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不仅是做好一份健康事业,更是做好事关区域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且必然选择。 但很明显,这选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使命。 气候也是幕后推手 旱季的干燥,雨季的湿热,也是非洲恶性传染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旱季时期,因为气候的干旱不利于蚊虫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此时虫媒传染病处于低发季节。 但旱季因为缺水,动物就会往水源地聚集,此时的水源极易被污染,一些传染类疾病会通过水源而传入人体。 而在雨季,湿热的环境则对病菌的滋生极为有利,传播疾病的昆虫也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垃圾堆以及人畜的排泄物也成为微生物(病菌)繁殖的重要场所,这些都可能是重要的疾病传染源。 而一些国家因为卫生防护能力差,往往不能及时消灭细菌、病毒,这就为传染病的流行埋下隐患。 ”王健说。 更让人担忧的问题在于,在传染病暴发之后,这些发病地区因为防护措施不到位,对传染病患者往往不能做到及时隔离,甚至因此很多医护人员也成为感染者,这就很容易让局部问题扩大。 再加上近些年非洲贸易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非洲和其他地区的往来也很频繁,而这些往来过程中的人都可能成为传染源的携带者,从而把传染病带到世界上更多地方。 习俗深藏疾病隐忧 除了自然和社会经济原因,非洲居民的风俗习惯,也是恶性传染病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众所周知,非洲是歌舞之乡,居民几乎都能闻乐起舞,尤其喜欢聚集在一起跳舞。 很显然,这种热情似火的民俗背后, 也饱含了健康和疾病的隐忧。 因为,如果有一人感染了传染病,其他密切接触者感染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另外,非洲的一些传统节日,往往是盛况空前,即便是现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时候,仍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参与集会,这很显然会增加人们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风险。 ”王健向记者介绍。 而据媒体报道,人们在葬礼上与死者尸体的直接接触,是此次埃博拉病毒的重要传播方式之一。 这是因为,非洲有不少国家,按照习俗,人死后要入土为安,不能火葬,而且在入土之前亲朋好友都要接触尸体,表达哀思。 “其实,在非洲,婚丧嫁娶都有极其隆重的礼仪,但这些集会有时候会成为病毒的‘狂欢节’。 因为,前去参加仪式的人们卫生意识相对淡薄且卫生知识欠缺,那些抚摸和拥抱之类的接触成为埃博拉病毒的温床,造成多人感染疾病。 “要打赢非洲的传染病防卫战,根本还是要改变当地的经济状况。 正如同发达国家很少有大规模的恶性传染病一样,经济基础也决定了社会服务水平。 ”最后,王健强调。 (来源: 人民政协报)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埃博拉”,患病群体绝大多数在非洲;艾滋病,全世界3400万患者,有近70%生活在非洲;疟疾和许多因疟疾致死病例,全球80%在非洲…… 草原雄狮,动物迁徙,东非大裂谷……这些旅游标志,曾让无以计"],"url":"http://www.cppcc.people.com.cn/n/2014/0820/c34948-25498525.html"},{"title":"首份全球感染预防和控制报告:70%的医疗相关感染可以预防 | | 1联合国新闻","snippets":["新冠大流行和最近的其他大型疾病暴发凸显了一个事实:如果对感染预防和控制关注不足,卫生保健机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感染传播,对患者、卫生工作者和访客造成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 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如果遵循良好的手部卫生和其他具有成本效益的做法,则可以预防 70% 的这类感染。"],"data":{"Date":"2022-5-6 00:00:00"},"url":"https://news.un.org/zh/story/2022/05/1102752"},{"title":"不讲卫生的人容易得哪些病?医生:4种疾病,要注意预防","snippets":["个人卫生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的各种措施,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一系列行为。 遵循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病原体的传播,维护健康的生活环境。 不讲卫生的人将会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 1、呼吸道感染:不讲卫生的人容易成为病原体传播的源头,加剧这类疾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咳嗽和打喷嚏是病原体传播的常见途径之一。"],"data":{"Date":"2023-7-11 00:00:00"},"ur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1107413970469498"},{"title":"城市为什么容易传播病毒?问题在哪里? - Fudan University","snippets":["州长安德鲁•科莫(Andrew Cuomo)和市长比尔•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坦言,纽约人口密度高,极易传播呼吸道疾病。 地铁、高楼、单间公寓、咖啡店、夜店里挤满了人,他们看上去都很健康,却不知不觉间传播了病毒。 如果不尽快郊区化,这样的灾难可能会在一个又一个城市上演。 林赛•马尔(Linsey Marr)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从事病毒空气传播研究的专家。 她说:“有理由相信,人口密度较高的地方,病毒传播的机会更多,传播速度更快。 一定还有其他标度更小的因素在影响疫情的规模。 不是城市,不是公共交通网络,但可能是一个房间。"],"data":{"Date":"2005-10-9 00:00:00"},"url":"https://fddi.fudan.edu.cn/9c/28/c21253a236584/page.htm"}]}
Searching the web for: `为什么糟糕的卫生状况会导致疾病快速传播`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金品问答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